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内参信息 > 情报速递

钢市情报速递(2022.3.24)

2022-03-24 10:16 来源:兰格钢铁 作者:兰格钢铁

     ◆2022年江苏将对5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碳核查

  记者23日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江苏今年将对5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进行核查,涉及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行业,目的是掌握重点企业年度碳排放量,科学确定碳配额。

 

  ◆三天三份重磅规划方案相继出台 新一轮能源改革锚定目标拉开序幕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氢能发展规划》),明确氢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这是本周内第三份关于能源行业的重磅规划方案。在此之前,3月22日,上述两部门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能源体系规划》);3月21日,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业界普遍认为,三天出台三份规划方案,意味着能源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变局。随着顶层设计出炉,新一轮能源改革拉开序幕。

 

  ◆最新规划出炉!“十四五”能源低碳转型有了路线图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单位GDP能耗5年累计下降13.5%;“十四五”期间能源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新增关键技术突破领域达到50个左右等。关于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规划》作出详细部署: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到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左右;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等。

 

  ◆【国际钢铁】2月份全球粗钢产量1.427亿吨 同比下降5.7%

  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427亿吨,同比减少862万吨,下降5.7%。按州别来看,2月份亚洲及大洋洲产量为1.026亿吨,同比减少784万吨,下降7.1%;独联体产量为770万吨,同比减少47万吨,下降5.8%;非洲产量为130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增长4.1%;欧盟产量为1170万吨,同比减少32万吨,下降2.5%;北美产量为880万吨,同比增加15.5万吨,增长1.8%;南美产量为330万吨,同比减少24万吨,下降7%。

 

  ◆商务预报:3月14日-20日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上涨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3月14日至20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上涨0.8%。煤炭价格略有上涨,其中动力煤、二号无烟块煤、炼焦煤价格分别为每吨953.77元、1416元和1498元,分别上涨0.9%、0.6%和0.1%。钢材价格略有下降,其中高速线材、螺纹钢、普通中板价格分别为每吨5084元、4914元和5253元,分别下降0.5%、0.1%和0.1%

 

  ◆3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回升

  中钢协:2022年3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049.31万吨、生铁1796.32万吨、钢材2012.51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04.93万吨,环比增长4.61%;生铁日产179.63万吨,环比增长3.05%;钢材日产201.25万吨,环比增长5.17%。当旬末,钢材库存量1712.49万吨,比上一旬增加44.29万吨,回升2.66%。比上月底增加102.42万吨,增长6.36%;比上月同旬增长22.14万吨,增幅1.31%。比年初增加582.80万吨,增幅为51.59%;比去年同期减少38.40万吨,下降2.19%。

 

  ◆唐山启动临时性全域封控管理 部分钢厂高炉已开始闷炉

  因疫情防控需要,唐山22日启动临时性全域封控管理,由于原料运输受限且库存不足,部分钢厂高炉开始闷炉。悦欣钢铁负责人刘华杰告诉记者:“原来部分钢厂铁矿石等原料只有一周左右的库存,由于物流运输受限,原料库存不足,目前部分钢厂高炉已经开始闷炉,一些大的钢厂也计划进行闷炉。”注:高炉闷炉是高炉长期停产又不需要空炉更换或修理炉衬时的高炉操作,又称“封炉”,闷炉状态下若重新开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正常冶炼水平。

 

  ◆4月起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 市场主体将获1.5万亿元现金流

  财政部3月22日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自4月1日施行。《公告》明确加大对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等六大行业企业的留抵退税力度,将退税范围从增量拓展至存量。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今年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将全部直达企业。专家认为,加大留抵退税力度将增加企业现金流,对制造业等留抵税额较多的行业形成利好,且有望提升科技创新企业研发积极性。

 

 

 

 

免责申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钢铁世界网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钢铁世界网 400-800-8333联系与处理。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