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内参信息 > 情报速递

钢市情报速递(2021.06.02)

2021-06-02 11:00 来源:兰格钢铁 作者:兰格钢铁
陕钢着力构建千万吨钢千亿元产值产业集群

面向“十四五”,陕钢集团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弘扬“进步”文化、“正”文化和“陕钢现代版长征精神”,以“125448”发展战略为统领,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双千”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即一体:西安总部经济和西安钢材加工、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基地;两翼:北翼韩城煤焦电钢化产业生态圈,南翼汉中钢材制品产业集群;双千:千万吨钢千亿元产值产业集群,为建成健康陕钢、美丽陕钢、活力陕钢、幸福陕钢而不懈奋斗!

 

“碳中和”下的钢铁:利益再分配的杠杆

总量上,以粗钢衡量的钢铁产量高、增速快,是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这也意味着如何降低粗钢产量将是未来碳中和实施路线不可回避的难题。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超十亿吨,占全球产量的份额超过50%。同时,近年来中国粗钢产量增速显著高于全球,2018-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分别为6.6%、7.9%和5.2%,分别较全球(除中国)增速高出2.7、9.9和12.9个百分点。

 

钢铁、采矿等五大行业迎率先布局 “5G+工业互联网”建设提速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档加速。《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00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下一步“5G+工业互联网”将面向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电力等五大行业率先布局应用。与此同时,更多支持举措将推出,包括通过财政引导加快关键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打造5G全连接工厂示范标杆和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进“5G+工业互联网”深入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等,为规模化应用打下基础。

 

德龙、新天钢将在印尼投资建设2000万吨钢铁项目

        印尼德信作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为中印两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更大、更好地发展,德龙集团德信钢铁有限公司、新天钢集团德天焦化(印尼)股份公司与旭阳集团、青山实业公司作为三方股东,携手山西建投、中冶焦耐打造“470 万吨焦化项目”,携手中冶南方、十九冶完成“德信一期扩建项目”。相信此次大规模的扩建和焦化项目的投产,将助力德龙、新天钢两大集团成为区域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创造典范!

 

市场监管总局:定期监测铁矿石、钢铁、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6月1日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今年以来,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一轮大宗商品上涨确实比较快,但是总体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在疫情冲击后,我国经济快速恢复背景下出现的阶段性的上涨,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持续稳中向好的趋势。价格上涨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影响比较大,我国的经济恢复还不均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元气尚未完全恢复,消化涨价能力比较弱,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在上游涨价快、下游提价难“两头挤压”下,经营压力与风险也在逐渐加大。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影响较大,特别是对白色家电、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影响更明显。

 

大公国际:5月钢价大起大落背后存在炒作因素 预计6月钢价小幅震荡

根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5月31日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5月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6.1%,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5月钢铁价格大涨大落,大幅波动,供需两端表现明显分化。对于后期钢价走势,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最新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简称“产能置换新规”)将有助于实现更为稳定的供需平衡,短期内钢铁价格将呈现小幅震荡趋势。
 
大宗商品涨价中小微企业承压 多部门“对症开方”

从国新办举行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针对大宗商品涨价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密集发声,并“对症开方”。据悉,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抓好对中小企业纾困减负、降费政策落实,缓解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不良冲击。同时加大监管,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稳定。

 

钢铁行业这项技术被总书记点赞!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环保负责人介绍,自生态环境部等5部委2019年4月22日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来,钢铁行业实施了世界最严环保标准的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治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已有首钢迁钢、太钢、首钢京唐、德龙钢铁、山钢日照钢铁、新兴铸管、纵横丰南钢铁、宝钢股份梅钢、首钢长钢、安钢、山西建龙、永钢、沙钢、晋南钢铁、长强钢铁、南钢等16家钢企通过了全流程超低排放评估验收。目前,全国约有229家钢企共6.2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近百家企业在加紧开展监测评估工作。据保守测算,全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投资约需2600亿元,每年增加运行费用500亿元以上。

 

李新创:2021年钢铁行业工作要点解析

2021年6月1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出席由国际锰协、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中国矿业联合会锰业分会、广西锰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锰电解产品市场高峰论坛暨国际锰协第十七届电解产品中国会议”,并作题为《2021年中国经济态势和钢铁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的主题报告。

 

文章来源:兰格钢铁

 

免责申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钢铁世界网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钢铁世界网 400-800-8333联系与处理。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