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内参信息 > 中美贸易争端

中美博弈持续,对香港经济影响有多大?

2020-06-15 09:26 来源:银河港事通 作者:chenrx

近一个月,中国、美国、香港,这三大词眼频繁霸占企业家、投资人的视野。

 

美国正气势汹汹的扬言制裁香港和中国内地,但就它现在这副虚弱的样子,疫情没解决,反种族歧视的**又在全美蔓延,它能有多大实质性制裁的力气呢?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6月1日刊登了一个惊人的报道,说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当天提供给议员们的报告显示,如果扣除通货膨胀等因素,未来十年,美国GDP可能会缩水15.7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损失5.3%的GDP。原因是新冠疫情将严重削弱美国经济。

 

另外《华盛顿邮报》3日报道说,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白宫将不在即将公布的一份例行报告中提及失业率、通胀和经济增长的预测,这是几十年所没有过的情况。

 

中美可以说在香港问题上摊牌了,然而北京的资源、决心都是占上风的,华盛顿叫喊的声调很高,但国际上对它的评论是“雷声大雨点小”,香港局势呈现出中方主导力不容撼动的格局。

 

中美博弈情势复杂,香港作为夹缝中的存在体,充满未知数,未来会持续蓄力走高?亦或被牺牲沦为炮灰?

 

对于中美关系发酵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我将结合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认识,分享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01 

香港在中美之间扮演什么角色?

 

在讨论中美关系之前,首先需要明白香港在中美、乃至中国和全世界中间扮演的角色。

 

香港是全球最著名的“自由港”,香港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原因无需多讲,毫无疑问是“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与中国的高速发展优势互补,共享增长成果。

 

香港整个市场本质上就是提供两个服务:

 

一是为中国的企业资产做全球性服务;

 

二是为外国、离岸投资人提供中国服务。

 

两件事的核心都是做“转口”,市场的定位也决定了:香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是中国经济,而非香港本身。

 

香港自2003年以来,经济增长是惊人的。

 

表现最突出的是金融产业。以股票交易为主的政府印花税收入,从2003年到2018年翻了10倍,今天已经是超800亿港元的规模,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请记住这一笔重要的税收来源,它将成为影响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风向标。)

 

香港在近20年间,政府的税收增长翻了3.5倍,从2003年的931亿港元增长到2018年的3414亿,这其中还不包括卖地和政府投资的收入。2019年动乱,才出现收不抵支的停滞状态。

 

过去20年,香港实际上发展地非常好。从长远看,一两年的波动未必会对香港经济造成长远影响,只要中国内地一天不解除对香港的依赖,香港的经济势必与中国齐肩。

 

香港和美国最大的联系,也不是贸易关系,而是港币和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始于1983年,1美元与7.8港元挂钩,有一个“强方兑换保证”和“弱方兑换保证”点位。近日香港金管局在市场卖出977亿港元,因港元汇价触及强方兑换保证,说明港币的竞争力更被国际市场看好。

 

可以说,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是“生死关系”,而美国只是**际朋友圈中的一个“外国友人”。

 

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它做出的举动当然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以接下来真正需要担心的,其实是中美关系摩擦下产生的“不确定性”。

 

02 

中美之间永远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家和投资人热衷于获得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层面的分析,原因都是为了消除对前景的不确定性。

 

从个人角度,不确定性会影响个人是在北京、香港、还是纽约工作定居,乃至影响家族未来的延续方向;

 

从企业角度,不确定会影响企业的决策,是否设计海外融资结构,是在A股上市,还是到香港、美国上市。

 

对于香港问题的不确定性,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结果就是增加了可视的风险、交易成本,减少了经济活力、市场效率,同时降低了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

 

如果中美关系恶劣,经济、贸易、科技、金融及地缘冲突风险加大,则市场不确定性会增加,香港的金融市场就会波动;如果中美关系向好,不确定因素减少,则香港的金融就会稳定。

 

理论说完,现实的情况又如何?

 

上月“港版国安法”设立,特朗普立即宣布美国“将采取行动,展开撤销香港特殊待遇程序,并会制裁侵蚀香港自治的内地及香港官员。”

 

美国这次终于做出了一点“实质性”举动,要增加香港关税了,听起来“威力十足”。

 

但资本永远是诚实的。

 

对于这项“制裁”,两周以来港股反应非常正面,首日恒指上涨达771点(3.36%),其后稳中有升。

 

市场解读是:美国对香港问题是“光说不练”、“纸老虎”,拿不出什么具体的方案。再加上特朗普面临严重的美式政治危机,对香港最多做做表面功夫而已。

 

热闹看完,还是要深入探讨香港经济发展和美国进出口到底是什么关系?

 

中美关税背景简单交代一下,美国奉行的是“原产地规则”,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关税,即便是经过香港转口贸易的也要一起加,所以“中国制造”在去年已经加过关税了。

 

这一次准确来说,加的是“香港制造”的对美关税,但只要稍微了解香港的产业结构,便可知道“香港本土制造”的市场份额之小,几乎对香港主流“转口”企业没有影响。

 

但在港美企就不一样了,非常受伤。

 

美国在香港有8.5万人生活,有1300家企业。这些美国企业本来是来香港赚钱的,在香港有很大经济利益,却被美国拿来当牌打,直接被打懵。

 

这次“制裁”,像极了美国对自己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企业做的事情,杀敌100,自损3000。

 

美国的棋盘落错子,根本原因就在于香港经济发展和美国进出口没多大关系,充其量只能恶心一下中国,而类似的美国伎俩,不会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03 

中美对立,香港成最大赢家

 

另一件事大家也很熟悉了,中概股回归港股上市。

 

美国近期不断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做文章,背后原因绝不单一,中国许多科技类企业都在美国上市,美国如果打击这些企业,则可以将科技战和金融战结合在一起运行。

 

早些年新浪、百度、网易、阿里、拼多多都选择在美国上市,是因为美国资本市场远比香港更有深度,比香港更能接受有发展前景但可能短期亏损的高成长型企业。

 

中国科技企业(曾经)的离岸金融中心,不是香港,正是美国。

 

而在中美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整个科技金融产业链就变成了美国的“人质”,要接受美方证券强制监管,往严重了说,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

 

中美的未来发展谁也无法预测,无论是不是特朗普连任,我们都无法预测十年后的美国。

 

如果一个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感受到危机,无非会做出两种选择:

 

一是退市或私有化,以摆脱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负面影响,但目前没有多少家中概股能全身而退;二是选择香港二次上市,将一部分的流动性转移过去。

 

本月网易、京东的二次回归,就是香港在中美对立局面下反而获益的具体表现。

 

由于海外资本市场完全是自由流动的,2020年疫情之后,全球资本对中国投资的诉求只增不减,香港作为中国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变得“空前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美国政客的打击举动,无意间却为中国本土金融市场的建设创造了良机,中国金融新一阶段的红利期即将爆发。

 

首先产生连锁反应的是香港的科技金融投资。

 

回溯2000年,香港第一轮科技股泡沫破裂之后,香港的投资人就开始变得保守起来,房地产和各行各业的垄断型企业成了投资主流,对新兴经济则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不愿意给予更高的市盈率,更不愿意接受市销率等更加激进的估值方法。

 

随着中概股的回归,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入香港,包括全球资本,也包括内地资本,这也意味着香港需要吸附更多擅长分析科技行业而非地产行业的基金经理。随着集聚效应的不断增强,香港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科技企业(未来)的离岸金融中心。

 

香港金融市场或将被改变,而且这一发展趋势还会对香港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反向推动香港的科创企业发展,带动香港社会的科技改革。

 

美国想借助科技和金融打击中国,却忽视了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给了香港全面发展科技金融的好机会。这一步棋,美国又下错了。

 

联邦制的美国可能很难理解,香港对于中国,不是一个“洲”那样独立自治的作用,而是一个“特区”,是一个“枪口”,背后藏着整个中国的枪炮弹药。

 

香港终有一天会发展成为超乎美国想象的样子。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博弈下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些解读。

 

最后分享一个实用的方法论:当个人无法准确预判未来走势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大企业的选择,看清其背后的布局原因,就可以从中找到很好的参考。

文章来源:银河港事通 

扫码提出你的问题,就能得到专家的回复哦


进群一起聊行情

免责申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钢铁世界网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钢铁世界网 400-800-8333联系与处理。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