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航运、船舶等行业都是高度控股在国企央企中,故中国航运、中国船舶、
中国钢铁行业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故国家拟中国航运国改合并。钢铁行业2015年日常报告提出:国改合并,航运系已启动,钢铁系还会远吗?
事件
中远和中海两大航运央企拟于近日联合组建集团层面的“改革领导小组”,7日晚,中国远洋、中远航运、中海集运、中海发展、中海科技等分别隶属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的上市公司同时宣布筹划重大事项停牌。
评论
随着近期航运系央企改革获得实质性进展,以及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预期的逐步升温,我们判断国企改革有望再次站上风口。而从行业自身的属性及特点看,钢铁与航运、船舶等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产能过剩、高端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等, 大大降低中国航运、中国船舶、
中国钢铁行业的优势,因此值得重点关注。我们自14年5月、15年1月较早提出国企改革是钢铁板块重要主线并进行深度研究,当前时点再次提示该机会。
钢铁是国企改革重镇,关注6大模式。
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国企比例高、国资占比高、地方国资权重企业多的传统行业代表,理所应当的成为国企改革重镇之一。从各行业国资占比来看,冶金行业排在第5位,而钢铁上市公司中,国企或央企占比近90%且控股比例一般在40%以上,因此从国资存量、
中国钢铁行业的优势等角度,钢铁上市公司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标的。
按照我们前期调研及分析,钢铁国企改革可能的方向包括6种: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平台、分类管理、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资产置换/注入、简政放权等。考虑到国企改革的复杂性,以及短期政策风向(前期政策对于党管干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的要求),我们认为央企改革将先行、且管理体制及资产注入等将优先于混合所有制类,我们判断央企及其相关公司的改革更为确定,而央企中包括分类管理(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即央企整合)、简政放权、资产证券化等最值得期待。
重要投资机会
1:央企合并。
我们较早提出,钢铁央企合并具备较强的逻辑充分性和必要性:一是政策层面:1)钢铁定位为充分竞争性行业,其改革方向是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实施行业改组、经济效益导向,故钢铁是最符合上述方向的;2)本轮国企改革对分类管理的最重要一项要求,即在各行业成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要求110余家央企合并为40家,钢铁行业不大可能独占3家,因此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二是行业自身:1)钢铁行业整合是历史必然趋势,全球范围来看,欧美、日韩案例众多;2)钢铁行业恶性竞争严重,如湛江与防城港、硅钢市尝汽车板市场等,解决恶性竞争的必要性很大,特别是同一股东下的央企;3)钢铁是典型的传统、过剩行业,行业整合对淘汰产能、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
未来若钢铁整合,将产生积极影响:1)企业层面,解决恶性竞争、提升对上下游的话语权、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参与国际竞争等,被整合企业的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2)行业层面,央企整合有望对地方企业整合带来示范效应,加速行业洗牌、改善行业竞争格局;3)整合将大大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优势及整体估值。
重要投资机会
2:资产证券化。
依据我们的逻辑梳理,钢铁股中大股东资产实力雄厚且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有其必要性和充分性。原因为钢铁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作为集团转型手段的充分性、可行性均较为明确。同时,其为改革转型的代价相对较小,比如对地方政府GDP 的影响较孝员工再就业的安置难度较低等。
特高压持续加码,取向硅钢再次涨价可期。在当前经济低迷的背景下,特高压有望成为稳增长利器并催化取向硅钢价格上涨。我们认为三季度取向硅钢仍有望再次大幅上涨,原因为:1)三季度是取向硅钢传统的需求旺季;2)国内特高压二季度开始加速审批开工,需求增量三季度体现;3)三季度将启动第二批配网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