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钢企发起反击,遏制国外对手滥用反倾销

2015-08-03 09:33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钢小编

近期来,由于我国国内钢材市场需求低迷且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钢企为谋求发展纷纷转战国外市场,我国钢材出口量大增,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贸易摩擦压力越来越大。依据官方数据统计,上半年,我国钢铁产品和制品遭遇了11起贸易摩擦案件,进入7月份,又有4起贸易摩擦案件。
  
  国外对中国钢企发起反倾销调查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中国却很少对国外钢企发起此类调查。商务部7月23日发布2015年第23号公告,对原产于日本、韩国和欧盟的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次调查源自5月27日武钢、宝钢代表国内的取向电工钢企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这是我国罕见的对外反倾销立案的“自卫反击”。
  
  倾销之祸回顾中国钢企对外提起反倾销事件2009年,武钢和宝钢向商务部申请对原产于美国和俄罗斯的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调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反补贴调查。2010年4月10日,商务部发布肯定性终裁。
  
  2013年6月1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取向电工钢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进行再调查。
  
  由于中国对产自俄罗斯和美国的取向电工钢征收反倾销税,从2011年至2014年,进口自俄罗斯的取向电工钢的数量由15779吨降至1453吨,进口自美国的取向电工钢的数量由2024吨降至288吨。
  
  “来自日本、韩国和欧盟的取向电工钢趁机抢占中国市场,甚至不惜以降低价格倾销为手段,使其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占中国总进口的比例达到并维持在极高的水平。”武钢、宝钢于5月27日递交的申请书中称。
  
  据了解,目前日本、韩国和欧盟的取向电工钢占据我国该品种进口总量的九成以上:2011年和2012年来,上述地区的取向电工钢占到我国该类品种进口量的93%,2013年有所上升占到96%,2014年保持在96%的高位。
  
  在2011年至2014年间,我国取向电工钢进口价格下降了35%,从2011年的每吨15444元,一路降至2014年的每吨10019元。在进口的影响下,国内钢企被迫降低销售价格,企业在取向电工钢上的单位利润从2011年的100元/吨下降到了2014年的19元/吨,2014年同类产品的税前利润比2011年下降了69%。
  
  据估算,2014年1月-2014年12月,原产于日本、韩国和欧盟的取向电工钢的倾销幅度分别为45.72%、29.50%和46.3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倾销幅度大于2%便可以就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一位官员说,商务部将在一个月内向涉案的国外出口商或生产商、国内生产者和国内进口商发放调查问卷。
  
  据了解,此次调查自2015年7月23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16年7月23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17年1月23日。
  
  频遭贸易摩擦山东一家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对某些进口钢材产品进行对外反倾销,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国际贸易对手滥用反倾销。
  
  据粗略统计得出,我国钢铁产品和制品上半年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之后,下半年的频率还会更高。不仅如此,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酝酿对中国钢企发起反倾销调查。
  
  美国5家钢厂已向政府提交冷轧板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申请,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将受到影响。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同时也提出该调查申请。
  
  孟加拉国轧钢厂试图说服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螺纹钢和角钢开展反倾销调查。这些钢厂担心,如果本国钢铁行业得不到保护,资金密集的钢铁行业将可能崩溃,数以万计的人将失业。吉大港商务和工业部期待商务部将自中国进口螺纹钢和角钢关税提高25%。
  
  7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由于钢铁工业制成品的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出口增长过快被设限。
  
  国际钢材市场反倾销等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钢材出口量,中国钢材在贸易摩擦方面已经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出口钢材889万吨,环比下降3.67%。
  
  中国的取向电工钢在海外也遭遇过反倾销调查。例如,美国就在2013年对从中国进口的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4年,欧盟也对从中国进口的取向电工钢进行了反倾销调查。除中国外,日本、韩国、欧盟是全球取向电工钢的主要产地。
  
  业内人士分析称,本次反倾销调查是对中国钢厂的保护措施,一旦对进口取向电工钢征收反倾销税,势必将引起进口价格上涨。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