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误判中国原料需求 铁矿巨头陷入债务陷阱

2015-07-17 08:38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钢小编

外界对中国原材料需求过于乐观的怪圈,由于中国快速城镇化助推的大宗商品市场的繁荣,误以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能够维持中国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这种误判让矿业巨头陷入债务陷阱,而中国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和服务驱动的转型,更令情况雪上加霜。
  
  《华尔街日报》称,到2014年,世界市值最大的几家矿业企业已累积了近2000亿美元的净债务,比十年前高出六倍,而他们的营收仅增长了约2.5倍。据花旗集团,大型矿业企业自2007年来已减计约90%的收购项目。
  
  即便这些大型矿业公司将所有营收减去投资支出后的数额都用于支付债务,也需要十年时间。
  
  高盛在5月曾表示,“在可见的未来,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大到足以抵消中国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影响,预计贸易总量到2018年才会达到稳定状态。”这对于大宗商品而言,无疑是个坏消息。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对于期待中国需求不减的国际矿业巨头来说,这也有些不妙。
  
  关于中国对原材料胃口增长不会停歇的看法,已成为行业信条,矿业公司因而大举借债以扩大矿场、铁路线和港口。随着并购潮的持续,超大型并购交易抬头。较低的全球利率带来的低借款成本,进一步助推这一浪潮。
  
  而今,随着中国的资源需求放缓,商品价格下跌侵蚀矿业企业利润,这些债务成为矿业行业沉重的负担。在上周中国股市大跌期间,铜与铝等金属跌至近六年低位。铁矿石价格一度触及十一年来最低水平。
  
  “对未来需求,存在巨大的错判,”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大利(DaliYang)表示。“长期的繁荣让人很难往事情的反面去期待,很多人看好城镇化的前景,而忽视了事情可能变糟。”
  
  近期大型矿业企业已缩减大型项目支出,但很多仍面临艰难选择:减少股东分红还是继续借债以维持高额支出,没有明确定论。但是继续借债将使他们面临评级调降风险,从而推高利率成本。
  
  淘金热的定式思维助推了矿业行业债务的猛增。这个逻辑也很简单: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更多中国人从农村移居城市,中国将需要更多金属,特别是铁矿石,以用于住宅、商务楼记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总结:现今中国钢铁行业进入“寒冷期”,整个钢市需求疲软,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尽管南方梅雨天气已过,对建筑钢材需要有所回暖,但是整体低迷局势不会有太大改变。矿业巨头对中国原料需求过于乐观,判断出现错误,一步步陷入债务陷阱。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