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钢铁业转型任重道远

2015-07-16 02:29 来源:中工网 作者:钢小编

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环保施压,方方面面令钢铁业深感忧虑。淘汰落后产能、解决产能过剩、提高行业整体效益……中国的钢铁产业这两年一直在努力实现转型,但是从今年1月到5月各家钢铁企业的经营数据来看,形势更为严峻,整体状况没有明显好转,这一转型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转型,任重而道远。
  
  需求疲软,低端出口,钢企亏损面大
  
  今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价格连创新低。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2014年底的83.09跌到今年6月底的66.69,跌幅达19.7%,已经超过去年一年的跌幅。受钢价下跌影响,纳入中国钢铁协会统计的全国101家大中型重点钢企前5个月总营收1.3万亿元,同比下降16.9%,而且仅实现利润总额5.28亿元。
  
  与此同时,这101家重点钢企的主营业务亏损164.81亿元,增加亏损103.61亿元。其中,亏损企业达到40家,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39.6%,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35.99%;亏损企业亏损额149.59亿元,同比增长40.45%。
  
  在业内人士看来,价格的下跌,一个重要因素是需求的疲软。自去年开始,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迷期,整个钢铁市场也随之进入“寒冬”。河北邯郸一位钢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房地产景气的年份,钢铁产品往往供不应求,房地产的用钢量一度达到国内产能的60%多。而今,房地产虽有回暖的迹象,但对于钢铁行业的帮助作用不大。
  
  国内市场不景气,也导致一些钢铁企业努力向外开拓,走向国际市场。但由于我国出口钢材多以粗钢等低端产品为主,仅仅依靠价格优势,获得微薄利润,很容易导致一个后果:冲击当地的钢铁市场,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从去年初开始,中国钢材出口的增加,已经引起了外国竞争对手的抱怨。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全国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3961万吨,同比大增36.68%;但出口增长直接导致针对中国钢材产品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仅今年上半年,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就多达8起。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钢铁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并不高。中国钢铁价格低廉,其价格比韩国低40~50美元/吨,比日本低约100美元/吨。这种低价的策略也导致长期以来国内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低下。
  
  低端产能过剩,顽疾仍难解
  
  在一位钢铁行业人士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尤其是粗钢产能;另外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企业亏损的重要因素:低端粗钢产能严重过剩,而特种钢、高端钢材则需要大量进口。据了解,目前国内的高铁和汽车行业用钢仍然主要靠进口,高附加钢铁产品缺乏。
  
  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始于2002年。在此后的10年间,我国的钢铁产能从2亿吨增加到8亿吨,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已经达到了10亿吨。但各地仍有在建项目,造成了产能的严重过剩,同时也导致了利润持续下滑。
  
  不过,在整个行业不景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高压下,据中钢协数据,今年1月到5月,全国粗钢产量3.4亿吨,同比下降1.6%,这也是近20年来粗钢产量首次下降。
  
  虽然如此,整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转移过剩产能的压力依然很大。
  
  比较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2013年中国人均耗钢已经达到了576公斤/年,接近发达国家峰值点的数据。这说明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了峰值区,而且会有一个大致5~10年的在7.5亿吨~8亿吨的平台峰值区。
  
  据中国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介绍,从国际上看,所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钢铁工业蓬勃发展,然后经济恢复到常态、钢铁工业过剩调整这样一个过程。
  
  钢企转型,六方面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钢铁企业也在努力探索转型升级之路。比如,最近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电商平台,一些企业也在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谋划将产能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
  
  政府部门亦在制定规划,以调整整个产业的结构。
  
  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日前在钢铁行业座谈会上称,“在当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促进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要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行业要加强自律,企业要苦练基本功寻找新的增长点。”
  
  他表示,要想实现中国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在六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加强行业规划引导,做好《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钢铁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编制和发布工作;二是着力推进过剩产能矛盾化解,继续淘汰落后,研究有利于产能退出的奖补措施,推进国内优势钢铁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三是加强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对钢铁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开展铸造用生铁企业复核工作;四是推进上下游产业协作,加快钢材标准的制修订,研究推动船用钢材加工配送扶持政策措施;五是推进行业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支持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壮大;六是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推动铁矿山资源税改革,推动形成公平公正的铁矿石价格机制。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钢铁信息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