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钢企盲目重组并非“万金油”

2015-07-15 09: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钢小编

各方压力给钢铁工业“重头一击”,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环保压力诸如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广宁透露,今年前5个月,中钢协统计的101家会员钢企实现销售收入1.3万亿元,同比下降16.9%,亏损企业40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39.6%。因此,政府和行业都在探寻应对之策。压产能、推智能、促进兼并重组、支持产能走出去,行业转型发展呼声渐浓。可是要怎么重组?外部市场环境和钢铁行业本身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转型?记者就带着这些疑惑,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
  
  谈挑战  万元GDP钢耗打了“6折”
  
  记者:钢铁工业目前面临哪些挑战?
  
  迟京东:从外部宏观市场环境看,当前GDP增速降至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左右,房地产、基础设施、工业产品等的投资下降,因此对钢铁的需求下降。长期来看,我国钢铁消耗强度下降是个大趋势,以前万元GDP能够带动0.2吨左右钢材消费,去年万元GDP消耗钢材已经降到0.12吨了。
  
  从行业内部看,现在全国有12亿吨钢铁产能,但对钢铁的需求也就7亿到8亿吨左右。产能过剩是 当前钢铁工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每个钢企都想释放自己的产能、增加产量,然后通过降价获取订单,导致整个行业价格的下跌,这样造成行业的恶性竞争。因此,现 在钢铁工业迫切需要把过剩的产能降下来。
  
  但是,也不能说钢铁产业没有前景。目前我国虽然钢铁需求的增量减少了,产值占GDP比重少了,但是每年消耗的钢铁总量还是比较大。此外,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还尚未完成,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仍将保持在一定规模。
  
  记者:政府一直在推动压缩产能,目前效果如何?面临哪些困难?
  
  迟京东:据我了解,当前产能退出的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因为钢铁的投入比较大,建设周期较长, 短期内很难退出。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钢铁企业虽然面临盈利的压力,但还没有困难到破产倒闭的程度。这种情况下企业也不会自愿退出市场,而是采取降价等恶 性竞争方式留在市场。此外,现在宏观经济有复苏迹象,有的企业还试图维持产能,等待市场向好发展。
  
  有效淘汰产能主要依靠市场,如果一些企业确实难以维持,自然会选择破产等方式退出市场。目前来看,许多企业还没有糟糕到这一步。
  
  谈发展  要加快行业结构转型升级
  
  记者:通过兼并重组促进行业发展的方式是否可行?
  
  迟京东:一方面我国钢铁市场确实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于分散等问题。企业数量过多,导致信 息不对称、无序竞争。因此钢企需要进行一些整合。但是钢铁产品的类别较多,虽然每年消费总量有七八亿吨,但一些小品种每年的消费只有一两万甚至几百吨。例 如,手表里的小齿轮一年消费只有几百吨。因此,钢铁行业既需要大中型企业,也需要小型微型企业,既需要有规模化企业,也需一些特色企业。
  
  另外,企业兼并重组需要尊重市场规律。我认为当前促进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尚不成熟。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难以为继,希望被其他企业购买,另一方面是大型企业预计未来市场向好,通过兼并来扩大规模。目前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当前钢企兼并重组也并不多见。
  
  记者:据说工信部将推动钢铁工业的智能示范。您认为钢铁工业如何抓住机遇向智能化转型?
  
  迟京东:钢铁工业是个流程行业,每个工序是固定的。因此,钢铁工业是最有机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行业之一。但是提升智能水平的目的是提升效益。钢铁企业要提升智能化水平需要资金、技术的投入,这就要求有高品质的产品和效益来承载。
  
  目前来看,钢铁企业通过引进智能化装备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难度还很大。如果花大价钱引进高端智能装备,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和现有生产线的产品一样,没有产品档次的提升、增加附加值、成本下降,这种智能化就没有意义。因此,钢铁企业向智能化转型需要认真核算预期市场条件下经济性是否划算。此外,还要考虑现有装备的技术条件,机器代人后安置员工的成本等。
  
  记者:《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钢铁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将陆续出炉,这些规划将指出行业发展的哪些方向?
  
  迟京东:据我所知,这些规划一方面是提出由政府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现在一些环保不达标、 违规排放的企业依然存在,对于严格执行环保要求的企业来说就是不公平的。这方面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其次,是要促进行业结构转型升级,主要是提升钢铁产 品的质量和档次。再次就是整个钢铁行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不仅是生产要智能,销售、管理等环节都需要智能化,当然这就需要创新。最后是要推动钢铁行业的绿 色制造,实现清洁生产。这需要从原料供应、生产过程等方面协同合作,也需要加快节能环保前沿技术的研发。
  
  简评:目前我国虽然钢铁需求的增量减少了,产值占GDP比重少了,但是每年消耗的钢铁总量还是比较大。不能说钢铁产业没有前景。钢铁行业既需要大中型企业,也需要小型微型企业,既需要有规模化企业,也需一些特色企业。形成高中低搭配的科学格局,盲目重组“高大上”,并非万金油。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