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走出去"成钢铁业共识

2015-05-21 06:25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钢小编

我国一年粗钢产量在8亿吨左右,但产能却高达12.5亿吨,产能利用率仅有65.8%;不仅如此,未来我国本土市场对于钢材需求还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怎么办?在2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钢铁产业企业家年会上,与会人士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走出去”。
  
  “目前我国钢铁市场需求增长弱化,行业流通集约化程度低,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行业风险日益加大,企业基于稳定预期的经营思维受到挑战。”在谈到中国钢铁行业整体形势时,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物流促进处处长张祥这样描述。
  
  “产能过剩态势相当严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分析,眼下不仅是原本意义上的普通产品过剩,汽车板等高技术含量产品也已经过剩;不仅是主要市场过剩,偏远区域市场也出现过剩,尤其是新疆,目前钢价是全国最低,产能利用率才40%多。
  
  过剩状况还可能随着国内市场需求下滑进一步加剧。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副总经理陈培敦引述数据说,2015年起我国粗钢消费量将逐渐下降,预计到2020年粗钢消费量7亿吨,2025年进一步缩减为6.5亿吨。
  
  在与会人士的商讨中,“走出去”成为消化产能的一个出路。事实上,一些钢铁企业已经看到前景并开始行动。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钢材出口达9378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出口到亚洲国家的钢材达6318万吨,占67.4%。
  
  不过,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钢铁业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还要立足国内。张祥以钢铁流通为例说,钢铁流通集约化程度低、成本高影响企业利润,如果我国钢铁流通费用率达到日本水平,每年可以降低物流成本2000亿元。
  
  一些钢铁企业在行动。河北敬业集团总经理李慧明告诉记者,该集团正在从成本控制、高产低耗、品种结构上下功夫,力求做大物流降低成本,同时利用钢铁平台开拓非钢业务等,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成钢 钢铁信息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