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已有钢铁世界网账号?
您可使用已有账号申请成为业务员账号
首页 > 行情指数 > 宏观研究 > 宏观(产业)数据解读
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巩固好粗钢产量压减成果,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
业界普遍认为,在我国推进“双碳”背景下,有关部门继续开展粗钢压产,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好粗钢产量压减成果,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增长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压减产量避免“一刀切”
2021年,我国钢铁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
“去年,钢铁业产量调控有力,有效遏制粗钢产量过快增长,促进了更高水平市场供需平衡新格局的形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在日前举行的2022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表示,推动钢铁业高质量发展,应以构建良好的行业生产经营秩序为基础。促进钢铁企业良性竞争,要严控产能、调控产量、标准认证三管齐下。
当前,钢铁业要稳运行,关键是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保持供需平衡。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两端发力。2021年,我国钢铁业实施粗钢压产,全年粗钢产量10.33亿吨,同比下降3%。今年,有关部门继续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
“在粗钢产量压减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一个总原则,突出两个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孟玮近日表示。
一个总原则,就是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在保持钢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积极性,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用地等相关法律法规。
突出两个重点,就是坚持区分情况,有保有压,避免“一刀切”。在重点区域上突出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粗钢产量,在重点对象上突出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能耗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目标就是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2022年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43亿吨,同比下降10.5%。近期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钢材需求减弱。通过政策手段引导钢铁企业减产、压产,对于维持市场动态平衡、稳定国内钢材价格和改善钢企业绩具有积极作用,也能够抑制铁矿石涨价的非理性预期。
扎实推进低碳发展
“中国钢铁行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首先要从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总量消减、淘汰落后,不宜继续提高产量,不能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必须走高质量、减量化发展道路。”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表示,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和粗钢产出量有很强的相关性。
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费大户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钢铁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
殷瑞钰表示,对钢铁业而言,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总量性、强度性、结构性的命题,是有时限性的战略性大命题。初步判断,我国钢铁业已接近进入碳排放峰值平台期,要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
从行业动向看,中国宝武、鞍钢、河钢、包钢、建龙等大型钢铁企业先后发布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百余家钢铁企业研究制定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去年以来,中钢协组建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中国宝武牵头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和低碳冶金创新基金,有来自15个国家的62家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
“钢铁业走向碳达峰、碳中和,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低碳技术进步,核心是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和技术推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表示,协会组织编制了《中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和《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愿景规划》,将成为指导钢铁企业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委低碳转型要求的重要指引。
据介绍,综合考虑中国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钢铁业发展现状,探索适合中国钢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路线,钢铁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组织行业专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包括系统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流程优化创新、冶炼工艺突破、产品迭代升级及捕集封存利用6条低碳技术路线。
着力提升供给质量
对于今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压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发文提出,广大钢铁企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中钢协强调,钢铁业有充分能力实现保供稳价的目标,核心的问题是要在有限资源、能源以及生态环境约束下,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保障供给的使命。
我国是全球钢铁生产消费中心,年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钢铁业保障总量供给已不是问题,广大企业尤须注重有效供给、创新供给,在提高品种质量效益上下功夫。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民经济转型的需求,为钢铁业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重大机遇。”李新创分析,下游用钢行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对高质量钢铁材料的需求增加。同时,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型钢材已成为众多行业的发展所需。
面对市场需求新变化,首钢股份坚持电工钢“高端高效、绿色环保”的产品定位及“绿色制造、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电工钢工艺技术研发及产品更新换代,为绿色家电、绿色出行、绿色能源等领域输送绿色产品,持续强化基础原材料支撑作用。
目前,首钢股份取向电工钢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双百万”特高压变压器、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等领域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形成5个系列23个牌号的专用产品体系,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TOP10稳定供应6家,国内销量TOP10稳定供应9家,国内每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采用首钢电工钢制造。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志远表示,碳中和背景下,电力的发展和高效利用将有力带动高端电工钢的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也将持续面临供应紧张局面。“十四五”期间,首钢将继续新增高端电工钢产量,取向和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比例将达到70%以上。
200/2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中国3月财新服务业PMI 51.9,升至3个月高点
限售解除!二手房挂牌量激增322%,南京楼市迎来“全流通”大变局
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全面征收关税,设10%“最低基准关税”,对美贸易逆差最大国征税更高
中办、国办:完善价格治理机制,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通胀放缓!欧元区3月CPI同比2.2%符合预期
中国3月财新制造业PMI升至51.2,为四个月来最高
美国ISM制造业PMI今年首次萎缩,价格指数创2022年6月以来新高
白宫:特朗普将于4月2日决定最终关税政策,不会包含任何豁免条款
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50.5,制造业扩张速度一年来最快
重磅!南京推出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等七条新政
免费询价服务
乐从钢铁行情
乐从钢铁世界
物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 2013-现在 广东乐从钢铁世界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专线:0757-28331022 400-800-8333
粤ICP备14043275号
ICP证:粤B2-20192082
营业执照
产品 | 数量 | 重量/吨 | 单价 | 金额/元 |
---|
确认说明:
从发出本采购确认函起,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所有产品确认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