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宏观研究 > 宏观(产业)数据解读

制定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对减产量提出不搞“一刀切”

2021-08-11 14:22 来源:中国冶金报 作者:中国冶金报
7月28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会长办公会上,钢协规划发展部相关负责人针对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压减粗钢产量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对国家有关部门及钢协的相关工作情况、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减产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介绍,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早在今年1月初,钢协就开始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并对减产量工作提出了不搞“一刀切”的具体建议。
在以上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钢协积极配合做好钢铁严控新增产能、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等各项政策的制定、修订工作。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发布后,钢协及时组织地方主管部门召开了宣传贯彻会。钢协研究梳理了举报平台上收集的100余条举报线索,并提供给检查组作为去产能“回头看”的重要检查内容,完成政策汇编和政策指导工作,组织和协助培训了50余位行业专家参加专项检查工作。
同时,钢协主动与会长、副会长单位沟通,征求部分钢铁企业的意见,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向会长单位等就有关问题进行通报和研讨。根据企业反馈的意见,提出了“三限、两不限”的政策建议,并多次将有关压减产量、进出口、加大国内资源开发力度等政策的建议向国家决策部门反馈,得到了相关部委的重视和部分采纳。
减产任务需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目前,各部委和行业专家组成了9个检查组,在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现场检查,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正在积极落实整改。”该负责人说。
今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5.63亿吨,同比增加约6000万吨。在全年减产任务将集中在下半年完成的同时,下半年钢材供需的缺口还要通过大幅增加粗钢净进口、减少钢材出口等措施来弥补,任务十分艰巨。如何保证国内钢材价格平稳、在压减产量工作中“不报假数”和对企业公平是较大的挑战。“目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央企陆续开始落实减产相关工作,但从检查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工作启动阶段,基层和企业对压减产量工作仍存在观望情绪。”该负责人透露,“目前,钢协正在组织研究下半年压减产量后需求、生产、进出口供需平衡的推演。”
当前,全行业高度关注压减产量工作,部分会员企业纷纷提出了避免“一刀切”、保证所有市场主体公平公正、优化钢铁限产政策、加强减产后的市场变化趋势研判等建议。
该负责人对下一步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压减产量工作提出了建议:
一是有序推进压减产量工作朝着有利方向发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压减产量工作是国家经过全局平衡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有利于保持资源供需平衡。该负责人表示:“平衡得好,有利于降低铁矿石价格;平衡得不好,则可能适得其反。关键要全行业‘一盘棋’,避免钢材价格大幅上涨。”
当前,市场处于高位运行时的主动减产不同于2015年全行业亏损时的被动减产。综合下游行业下半年需求情况摸底,同时考虑到去年钢材需求前低后高,今年下半年钢铁需求可能会有所下降,压减产量也是全行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主动作为。该负责人建议,广大钢铁企业要主动适应、精心安排、互相监督,及时反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密切关注铁矿石价格动向,确保钢材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二是钢铁企业要积极做好压减产量有关工作。首先,钢铁企业要主动适应新情况,按照减产要求合理安排调整设备利用和检修,以限铁产量为主达到限钢目的。其次,钢铁企业在压减产量的同时,要把减产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铁矿石市场预期和维持市场供需平稳。再次,钢铁企业要坚持降本增效,保持市场价格合理稳定,提高直销比例,防止炒作行为,避免价格大幅波动,共同维护行业上下游平稳运行。最后,钢铁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国内需求上,进一步控制钢材出口,不再出口一般性产品,只保持少部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免责申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钢铁世界网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钢铁世界网 400-800-8333联系与处理。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粗钢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