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宏观研究 > 宏观(产业)数据解读

徐忠:低碳转型的政策手段应纳入未来货币政策框架

2021-04-26 16:5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中国证券报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徐忠日前在2021·金融四十人年会暨专题研讨会平行论坛二“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投资”上表示,低碳转型对宏观政策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低碳转型的政策手段可能导致特定商品的价格指数上升,影响通胀水平,对潜在增长率也有一定影响,应纳入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中。

在碳市场交易方面,徐忠认为,碳交易市场本质上是金融市场,要按照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来建设碳交易市场。实践来看,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效率至关重要,需要交易机制、投资者基础、衍生品工具以及相应的金融市场监管规则等基础条件。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碳市场在价格发现、引导预期、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影响减排目标的有效达成。

徐忠表示,对碳排放权的现货和衍生品应按照金融市场的逻辑和规则进行管理和监管,以有效防范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风险。应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参与程度,加快推进碳排放权场内场外市场融合发展,并加强市场运行的金融监管。

“未来推进我国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要么现货与衍生品同时推出,要么期货先于现货推出,这不仅为控排企业和参与碳交易的金融机构提供了风险控制的工具,降低了碳市场设立之初的冲击,更重要的是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为碳现货初次定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降低了不必要的价格风险。”徐忠称。

徐忠提示,在发展传统的现货、期货市场外,进一步推进场外远期、掉期等衍生工具,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推进碳金融市场的场内场外融合发展,同时应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风险。

此外,徐忠强调,应发挥好碳交易市场在稳定预期及风险应对方面的作用。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信号对稳定市场预期非常重要,可防止市场主体对碳减排预期不清,并由非理性行为引发羊群效应。

徐忠进一步表示,为避免市场主体预期不清的问题,首先要尽快明确碳减排总量目标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要重视利用碳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信号来引导预期、稳定预期,防止个别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引发市场波动。

 

免责申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钢铁世界网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钢铁世界网 400-800-8333联系与处理。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