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已有钢铁世界网账号?
您可使用已有账号申请成为业务员账号
近期,各地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发布。记者梳理后注意到,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而新型信息通信等“新基建”项目的占比有所上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全国上下各地纷纷加快复工复产的节奏,其中更积极地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重点就是投向具有发展前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由此托举经济下沉的底线,并发挥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并发挥更大作用。
“整体看,今年各地的重点建设项目偏重于新基建项目,具有超前布局的特点。”刘向东说。
3月5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2020年广东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个,总投资5.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00亿元。在广东省此次公布的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聚焦城际轨道、5G通信等。
湖南省发改委3月4日向社会公布了今年首批10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总投资额近万亿元。据悉此次发布的首批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中,共75个基础设施项目、13个生态环保项目和17个社会民生项目。
上海市也在2月下旬公布了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清单,这些项目聚焦科技产业、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领域,共安排正式项目152项,其中城市基础设施类57项。
另外,浙江、江苏、江西等省公布的基础设施类重点项目清单中,城际轨道、高铁、新型信息通信等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类中的重点。
刘向东表示,“新基建”成为各地重点建设项目中的“关键词”,主要是国家在积极引导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特别是在补短板和强弱项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为此各地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布局“新基建”项目以便提升自身的基础设施能力,同时减少对老基建的过度依赖,增加投资的有效性。推动新基建项目具有超前引领性的特点,各地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需要在“新基建”方面提前布局,积极抢抓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兴产业生态的支撑效应,在新动能培育方面领先一步。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建投资是2020年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的重要方式。今年各地重点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基建”比重提高,“新基建”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谈及今年各地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潘向东表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整体上可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部分,预算内来自财政收入、一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性基金调入等,预算外资金来自专项地方债等。发行政府债券是基建投资的重要来源,随着项目资本金比例的下调,信贷对基建的支持也将扩大。此外,还可以通过PPP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到基建投资中。
200/2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发改委:大力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
保持房地产政策定力 提升人民居住生活品质
稳楼市系列政策修复市场情绪 业界称行业景气度加快恢复
10月我国重卡销售5万辆,同比下降6%
2022年1-9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多地将开启第四批次集中供地
先进制造业集聚成“群” 产业链竞争力稳步提升
年内60家房企发行1587亿元中票 融资环境出现积极信号
到2030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建成
工信部: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
免费询价服务
乐从钢铁行情
乐从钢铁世界
物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 2013-现在 广东乐从钢铁世界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专线:0757-28331022 400-800-8333
粤ICP备14043275号
ICP证:粤B2-20192082
营业执照
产品 | 数量 | 重量/吨 | 单价 | 金额/元 |
---|
确认说明:
从发出本采购确认函起,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所有产品确认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