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园区报价 > 钢材知识

强冷散热对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有哪些

2019-12-24 16:02 来源:钢铁世界网 作者:dengys

残余应力从微观上讲,是因加工后表面层的金属晶格原子间距发生了变化,相对于毗邻表面的里层金属发生伸张或压缩,而受到里层金属的牵制。从宏观上讲,是指在没有应力作用下的物体内部残余着的内应力,它们在各局部之间保持适当的均衡。如果这种均衡受到破坏,物体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或在表面产生裂纹。表面残余拉应力会使工件疲劳强度大大降低,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变差;相反表面残余压应力会使工件的疲劳强度提高。通常磨削加工多作为工件最终工序,磨削后产生的残余应力的性质和大小将直接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1 磨削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磨削中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     机加工中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机械力引起的塑性变形、热应力引起的塑性变形和相变引起的体积变化。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表面层发生塑性流动和延展现象,而里层金属的弹性恢复变形受到已塑性变形表面金属的牵制,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磨削中产生的工件表面的高温,使表面层进入完全塑性状态,工件冷却后表面层金属收缩受到里层金属的牵制,使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当砂轮与工件接触区温度达到金属相变温度后,表面组织发生金相组织变化,其表面残余应力的性质,随磨削前后金相组织的变化而变化。已加工表面内残余应力的产生是综合以上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一般磨削过程中,比压和摩擦较大,产生的磨削区温度较高。工件表面常常因热塑性变形而产生残余拉应力。对此,有针对性地降低磨削表面的温度,减少由此产生的塑性变形,就能抑制残余拉应力的产生,甚至会产生残余压应力。强制冷却磨削(简称强冷磨削)正是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强冷磨削机理      针对磨削过程中磨削表面温度较高的情况,使用液氮对加工区域喷注,进行强制冷却。液态氮的温度为-196℃,是化工产业的副产品,无毒、无污染,易获取,是很好的冷却介质。将其喷注在待加工表面,通过氮的挥发可以迅速吸收大量热量,使工件表面温度急剧下降,工件表面遇冷而收缩,工件材料脆性增加,塑性变形减轻。磨削时,表面受到磨粒的切削、熨压、热应力以及强冷收缩的综合作用,里层金属因受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磨削后,工件表层因温升使体积膨胀但受里层金属弹性牵制,从而产生残余压应力,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如常规磨削后工件表面为拉应力,在强冷磨削条件下,工件表面因强冷作用,已预先收缩,强冷磨削后,则工件表面收缩比常规磨削时的收缩量小,但里层金属仍然产生弹性恢复,因而磨削后工件表面的拉应力减小或出现压应力;如常规磨削后工件表面为压应力,改用强冷磨削后,工件表面因强冷作用,已预先收缩,则解除强冷作用后,工件表现的扩张比常规磨削时的扩张量大,因而磨削后工件表面出现更大的压应力。因此磨削中连续向工件待加工表面区喷注液氮,可抑制磨削热的产生,以期获得表面残余压应力。

2 强冷磨削试验    以下两个不同冷却条件的试验验证都支持了强冷磨削机理。 试验1 试件材质为45#钢(退火),尺寸规格为100×100×15矩形板,磨削用量vc=1320m/min,vw=7.2m/min,f=0.3mm/单位行程,ap= 0.045mm。 试件分三组: 一组常规磨削(用普通磨削液冷却): 二组强冷磨削(液氮从砂轮前向待加工表面喷注): 三组强冷磨削(液氮从砂轮后向磨削区表面喷注)。试验2 磨削用量f=0.4mm/单位行程,ap=0.04mm,其余同试验1。 试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表1 试验1磨削结果 测定项目 一组 二组 三组 磨削力s 132 -245 -235 表面粗糙度Ra(µm) 0.22 0.15 0.15  表2 试验2磨削结果 测定项目 一组 二组 三组 磨削力s 141 -182 -180 表面粗糙度Ra(µm) 1.1 0.80 0.80  
以上两个试验结果均在粗磨后,再次精磨取得。磨削后采用XYL-73型X射线应力测定仪,对表面应力进行了测定。 X射线应力测定是通过测量衍射角2q的改变求得晶面间距,从而换算得出金属表面存在的应力为sf=- E ctg[q p ]· ∂(2q)    2(1+µ) 180 ∂(sin2f) 式中:µ为泊松比:E为弹性模量:q为入射角:f为衍射晶面法线与试件表面法线夹角。 本实验采用0°~45°法测定应力值,上式变为sf=- E ctg[q p ]· 2q0-2q45 =kD2q    2(1+µ) 180 sin2f1-sin2f2 式中:k为应力系数。 若2q为正,表示拉应力,反之为压应力。计算结果见表1、表2。 3 结论与分析     强冷磨削可以使工件表面获得残余压应力,或降低工件表面残余拉应力大小,两个试验的常规磨削中,工件表面残余应力都是拉应力,采用了强冷磨削工件表面呈现残余压应力状态。从砂轮前后向工件表面喷注液氮,磨削后的残余应力稍有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液氮喷注方向能影响残余应力大小,工件表面相对于液氮的移动速度也影响着工件表面冷却程度,应缓慢移动,使表层的冷却更充分。液氮喷嘴距离工件表面越近冷却效果越好。液氮的流量及其覆盖面积应大于磨削热的温度场。总之,通过控制液氮喷嘴的移动速度和液氮流量以及其它磨削用量,可以达到控制工件表面残余应力,改善表面质量的目的。    

强冷磨削对降低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效果。试验1、2中表面粗糙度指标Ra分别由0.22µm和1.1µm降为0.15µm和0.85µm。    

强冷磨削工艺方法简单,使用方便,若采用人工控制液氮流量,冷却效果不易控制:采用传感器测温通过温控器控制液氮流量,能取得良好的冷却效果,可主动控制残余应力大小。     

冷却场周围环境对冷却效果有一定影响。保持空气流动相对静止,能提高冷却效果。液氮气化挥发产生的烟雾,会影响操作者对磨削区的观察,应排除。

实力商家展示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