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园区头条 > 行业快报

下一阶段的“去产能”这三大矛盾须处理好

2017-04-07 16:34 来源:钢铁世界网 作者:wuhj

去产能,即化解产能过剩,是指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

从中石化党组书记、总经理,到国资委副主任,到首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再到首任工信部部长的李毅中说过:“去产能,要更多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当然也不排除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所谓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主要是我们要设定各种标准,比如能耗标准、物耗标准,更重要的是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安全标准。每个行业都应该有这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先进的标准,不是落后的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现有的企业,很多达到了,但也有一些没有达到。这些没有达到的企业,要督促他们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限期改造。如果经过改造以后仍然达不到,或者改造无望,或者拒绝改造,那就要靠市场来淘汰掉。”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去产能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化解过剩产能。

“去产能”步入新阶段,工作重点可从去过剩产能调整为促进产能结构优化:不仅要淘汰落后、退出低效,也要集中资源发展高效;深化市场体系改革,让“数据发声”替代“政府喊话”,让市场发现价格,让企业参与治理。下一阶段的去产能我们需处理好三大矛盾。

一、“去产能”持续推进的中长期部署与市场供应趋紧的中短期趋势之间的矛盾。我国钢铁、煤炭行业总量过剩的问题不再突出,但压力依然存在,“去产能”工作仍须持续推进。根据初步统计的数据,2016年我国粗钢产量8084亿吨,原煤产量3364亿吨。初步估算,截至2016年,我国粗钢产能105亿吨左右,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煤炭产能45亿吨左右。两大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有较大提升。但产能总量过剩的压力并没有消除。首先,产能在市场价格回升的激励下有扩张的可能;其次,市场需求仅是稳中向好,需求侧并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再次,我国经济正在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消费减量化是钢铁、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在较长时期内持续推进。

二、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的目标与低效难去、高效难进的效果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钢铁、煤炭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目标与效果的矛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钢铁、煤炭“去产能”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虽然在总量控制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两大行业仍有落后产能和大量低效产能,同时高效产能难以优先发展。

三、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的原则与行政手段发挥主要作用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与反复强调的以市场化、法治化为主的基本原则存在矛盾。落后产能仍有生存空间,低效产能的市场化退出难以实现。政府缺少市场化调控的抓手,只能依靠行政手段平抑波动,虽然通过直接调控企业有效调整了市场供大于需的状况,但又形成了供应短缺下的价格快速、大幅回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部署,“去产能”不能一直依靠行政手段。

采购管家热线:400-800-8333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钢铁去产能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