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园区头条 > 行业快报

银行大幅压缩钢铁等过剩行业贷款 钢铁钢业难上加难

2016-01-29 03:14 来源:钢为网 作者:lusz

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壮大实体经济基础。


201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资产暴露较多,商业银行也收紧了对一些落后产能行业的信贷投放。据央行此前披露的数据,2015年工业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2015年末,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62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


据媒体近日报道,已有国有大行发文称将加强铁矿石钢贸、煤炭三个行业融资管理,对包括表内贷款、表外融资及其他金融资产服务等进行锁定控制。

对此,有大行人士表示,对于部分有政府合作背景的企业,虽然也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但其本身经营稳健,银行还是会合作,不能一概而论。

坚决压缩过剩行业贷款

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用好和创新金融工具,支持工业增效升级,是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

会议确定,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

“不论是从风险的角度还是从政策的角度,一些过剩行业的贷款都会大幅压缩。”一家国有大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比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相关企业,会被列入限制甚至退出的类型,这不但会逼迫银行业务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会推动这些行业的整合升级。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显示,82.1%的银行家认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是本行2015年面临的最主要信用风险。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经营环境更趋艰难,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不断攀升。

前述大行人士表示,对于一些有政府合作背景,在当地作为支柱产业的企业,虽然也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但还能拿到一些财政补贴,维持盈利,本身的经营也还较为稳健,在解决当地就业等方面还有贡献,银行还是会考虑合作,不能一概而论。

发展绿色信贷

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制定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能效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行于2015年12月出台了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确立了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专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制度框架。2012年、2015年,银监会先后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用能单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供相应信贷融资,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指出,鼓励通过并购贷款、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筹集资金开展兼并重组,推动改造传统动能。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支持地方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等业务。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扩大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支持运作规范、偿债有保障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债调整债务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还从工商银行获悉,2015年,该行全年共承销境内外各类债券1530多只,为实体经济领域募集资金超过1.4万亿元。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钢铁信息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