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园区头条 > 行业快报

如何妥善安置职工,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成头等大事

2016-01-26 02:1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lusz

在供给侧改革中,如果说化解过剩产能是首要战场,那么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则是关系改革成败的关键一役。

所谓“僵尸企业”,指的是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认为,当前我国粗钢产能约11.5亿吨,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还不足70%,属于典型的产能严重过剩。

在一位地方钢铁协会人士看来,钢铁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进入门槛不高,但退出很难。于是,决策部门频频出招给钢铁业降温。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2月至今,国家相关部门已先后出台了20多项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政策。然而,钢铁产能的总量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对于僵尸企业处置,工信部也早已定调。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处置僵尸企业方案,将坚持“多兼并少破产”的原则,妥善安置好职工,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

相关数据显示,以进口矿测算,螺纹钢综合盈利能力整体下滑,截至2016年初,吨钢亏损320元左右。

在冶金工业规划院院长李新创看来,现在钢铁产能达9300多万吨的停产、半停产“僵尸企业”,职工数量高达三四十万,这部分职工的安置如何解决,是头等大事。

某机构1月21日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停产半年以上涉及产能为2230万吨。这部分长期停产的僵尸企业,可能成为淘汰的首选目标。全联中小企业冶金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认为,现在500多家钢铁生产企业,未来出局一半是大概率事件,有的会死掉,有的会兼并重组。

李新创也指出,在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应该是政府搭台,企业唱主角。不过,上海钢联的分析认为,在2016年能够看到去除的可能就是2230万吨的长期停产企业,至于后期长期亏损企业的去产能化,或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