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行情指数 > 园区头条 > 行业快报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生产取得了巨大发展 钢铁供给侧改革应当使用加法

2015-12-15 03:29 来源:钢为网 作者:lusz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钢铁生产取得了巨大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钢铁生产最多国家、钢材出口量最多国家和冶炼原料进口最多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钢材生产最强国家。另一方面,随着钢铁产量快速增长,也出现了与国民经济其它方面的不相匹配,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超出市场需求,致使钢铁行业利润大幅下降,亏损严重,甚至出现一些“僵尸企业”,形成社会资源的很大浪费。为此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实现钢铁供应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平衡,实现钢铁工业自身产需平衡。

一般而言,解决中国钢铁供给侧失衡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减法”改革,即通过种种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强迫一大批钢铁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倒闭退出市场,从而去掉过剩产能,减轻供应压力,实现产业平衡和供求关系平衡。这种减法供给侧改革,“削足适履”,虽然也有效果,但是副作用太大:首先是一大批钢铁企业关停而出现大量失业,减少工资性收入;其次引起行业需求互减,比如钢铁企业关停而减少矿石、焦炭、能源、物流等需求,致使企业关停和失业向上游产业蔓延;三是财政税收基础因此萎缩,弱化财政支付能力,弱化公共需求;四是工资性收入下降而增强居民储蓄倾向,削弱当期消费;最后是钢铁企业关停致使债务违约和呆坏账迅速增加,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由此可见,供给侧减法改革削弱需求总量,将会使得供应过剩更为严重,最终陷入经济大萧条,产生更多、更大麻烦。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经济过剩危机,就是这种减法去产能、去库存,利空循环的必然结果。由于供给侧“减法”改革非常痛苦,充满了动荡风险,势必遭遇多方阻扰而难以实施。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十几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谁也不敢动真格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近些年来全国粗钢产量增速大幅回落,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甚至出现下降,但由于需求萎缩,全国钢材市场供大于求困局并未因此扭转,反而越发严重,致使钢材价格“断崖式”跌落,钢铁企业陷入更大困境。  

还有一种供给侧改革实现途径是用“加法”,即针对当前供需失衡的主要问题,补充供应短板,进行产业升级,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增加有效供给。比如我们大规模地进行环境保护建设,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行地下管廊建设,进行医疗、养老、托儿等民生设施建设,进行核心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建设,也包括进行强大国防建设等。由于这些投资建设主要弥补经济短板,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平衡,可以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性提高;还由于这些投资潜力可以高达上百万亿元,如果全部释放出来,可以产生数十亿吨的钢铁需求,从而消化现在全部过剩钢铁产能,从而将许多因为总量需求不足而效益低迷的钢铁企业拯救出来,大幅度地减少所谓“僵尸企业”,同时也避免了大量下岗、行业需求互减、财政税收基础萎缩和金融动荡风险。因此,这是一种正能量效应显著,能够操作设施,各方面皆大欢喜的供给侧改革实现途径。中国供给侧改革应当由此破题,以加法为主。


免责申明:本文由钢铁世界网原创,内容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钢铁世界网无关。且本文版权归钢铁世界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400-800-8333申请授权。未经钢铁世界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文。钢铁世界网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赞同
私信专家
请留下您想向专家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200/200

提交 取消
钢铁信息
观点发表 欢迎发表观点讨论,思维碰撞需要你的真知灼见
登录后才能发表观点
0/1000

诚邀订阅,以便为您推荐最新的专家文章

订阅资讯
是否确认使用积分解锁阅读本文章?
再想想
确认
您的积分不足,无法兑换成功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
0
分享